



Name & Concept of Artwork 作品名稱與設計理念
Category 作品屬性:
餐瓷
Concept of artwork 設計理念:
以大寒之中的尾牙、尾牙、送禮習俗為出發點,做一套果乾容器禮盒,在待客時成為桌上的一道風景。在寒冷的季節裡,將收藏一年中的美味貫穿產品語意,並將心意分享出去,給予人一絲溫暖。 Inspired by the gift-giving tradition in the year-end season near the last "Major Cold" solar term, we designed a dehydrated fruit storage container as a landscape on the table during entertaining guests. Its image symbolized kindly feeling of sharing with others in harvesting and storing delicious food which sends a nice and warm message.
Artwork information
作品材質,陶瓷比例佔:
90%
作品包含其他材質:
紅銅、金箔
長度 (cm):
14
寬度(cm):
60
高度 (cm):
70
淨重 (g):
3000
其他說明:
企劃緣起與目的 24節氣是先人經年累月藉由觀察自然流傳下來的生活智慧,除了氣象,也包含食候、耕種.....等等,在現代人的觀感卻是養生、老氣,甚至對這些文化毫無了解。而且古人所留下的節氣是源於中國大陸,而並非台灣本土,所以有些說法和台灣的生活並不完全符合。因此我們希望藉由此產品除了改善現代族群對節氣的觀感,讓人更容易了解到,節氣生活無時無刻不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,而其中的內涵,可以很台灣。 在台灣,節氣生活大多藉由食物的型態體現在我們的餐桌上,俗語說「民以食為天」、「呷飯皇帝大」,飲食總能滲入人們的生活,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,並且與節氣息息相關,同時也是台灣人民最仰賴以及引以為傲的文化。因此我們希望以飲食為主軸去做發想,以一個新的方式讓人去享受到節氣食物。 大寒不寒品牌故事 在節氣生活中,每個節氣都會有自己的特色及食材,可能過了這個季節就沒辦法吃到當季的食物,若想將這一年份中的食材合而為一,將每個節氣特色集合在一個主題之中,我們便想到了發酵、乾燥等保存類的食品。這種食物加工方式來自於老祖宗的智慧,秋收冬藏,將一年中吃不完的食物用風乾、發酵、醃漬等方式來保存食物,並在冬天將這些保存食拿來享用。 台灣是一個水果王國,在台灣能吃到各種特色水果,並且一年中隨著季節變換,每個時候都有不同的水果可以享用,甚至有時候當季的水果會產量過剩,導致許多新鮮的水果滯銷、腐爛,浪費了果農辛勞的汗水,所以我們想要將一年當中能吃到的台灣本土水果製成的果乾,來做為台灣特色的發展,收集成果乾也象徵著將一年份的辛勞與努力集大成,給予人們一種「謝謝你,今年辛苦了」的感受。 經過這一系列的思考,我們想將果乾及這份收穫的感情,代入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—大寒。在這最後的一個節氣當中,品嘗一年之中收成保存的果乾,就像是回味這一年的辛勞,有酸、有甜,有台灣的滋味。
b1/20180913111846mzpyfkho81.jpg)
Kwanho Woo
Director of the Ceramic Research Center in Hongik University
韓國弘益大學陶藝研究所所長〈譯〉
b1/20180918200900371fozcBX1.jpg)
A real innovative design, Also the way of presenting the items is clearly defined and very attractive
Wilhelm Siemen
Former Director of Porzellanikon
Staatliches Museum für Porzellan
德國賽爾布陶瓷博物館前館長 〈譯〉
TOP
好干净的设计感